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。
出处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五卷:“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,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”
例子可是你“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”。我们偶说一句妨碍的话,你就说不吉利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七回)
基础信息
拼音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,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
注音ㄓˇ ㄒㄨˇ ㄓㄡ ㄍㄨㄢ ㄈㄤˋ ㄏㄨㄛˇ,ㄅㄨˋ ㄒㄨˇ ㄅㄞˇ ㄒ一ㄥˋ ㄉ一ㄢˇ ㄉㄥ
繁体只許州官放火,不許百姓點燈
感情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是贬义词。
用法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近义词肆意妄为
英语one may steal a horse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the hedge
俄语Чиновнику можно пожáр устроить простолюдину нельзя и огня завети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长命富贵(意思解释)
- 风流才子(意思解释)
- 饥肠辘辘(意思解释)
- 惊心动魄(意思解释)
- 万无一失(意思解释)
- 刀光剑影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拔茅连茹(意思解释)
- 钻木取火(意思解释)
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天网恢恢(意思解释)
- 不合时宜(意思解释)
- 满面春风(意思解释)
- 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(意思解释)
- 骄傲自满(意思解释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释)
- 人尽其才(意思解释)
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- 饿殍满道(意思解释)
- 跃跃欲试(意思解释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释)
- 烟消云散(意思解释)
※ 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解释、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拨云见日 |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。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。也比喻疑团消除,心里顿时明白。 |
师心自是 | 师心:以心为师。指固执己见,自以为是。 |
锲而不舍 | 锲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。 |
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
无法无天 | 法:法纪;天:天理。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;任意干坏事。现多形容违法乱纪;不受管束。 |
人心归向 |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
孜孜以求 |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百战百胜 | 打一百次仗;胜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战;所向无敌。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徇私舞弊 |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;舞弊: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。 |
婆婆妈妈 | 形容人动作琐细,言语罗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风急浪高 | 形容风浪很大。 |
生公说法 | 生公:晋末高僧竺道生,世称生公。竺道生解说佛法,能使顽石点头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 |
无关紧要 | 紧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会影响大局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鲜艳可爱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独的样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单单;很难合群。 |
冒失鬼 | 言语、举动鲁莽、轻率的人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
饿殍满道 | 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 |
他山之石 |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