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蛮触之争蛮触之争的意思
mánchùzhīzhēng

蛮触之争



蛮触之争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蛮:蛮氏;触:触氏。《庄子》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,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。
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
例子清·王夫之《姜斋诗话》下卷:“蛮触之争,要于兴、观、群、怨,丝毫未有当也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mán chù zhī zhēng

注音ㄇㄢˊ ㄔㄨˋ ㄓ ㄓㄥ

感情蛮触之争是贬义词。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非正义战争。

近义词蛮触相争、蛮争触斗

英语a worthless death struggle over a trifling matter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蛮触之争的意思解释、蛮触之争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人才济济 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
先声夺人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
费尽心机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
学而时习之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。
土木形骸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
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
一哄而起 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
大千世界 佛教用语。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。
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
语重心长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
公才公望 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
十恶不赦 十恶: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。指罪恶极大;不可饶恕。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
通今达古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
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
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
故态复萌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
飞蛾扑火 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
鹬蚌相争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
字斟句酌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
屦及剑及 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
纷红骇绿 纷:纷披;红:指红花;骇:散乱;绿:指绿叶。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。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。
东道主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
力屈道穷 屈:竭,穷尽;道:途径,办法;穷:尽。力量办法都已穷尽。
致知格物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