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言谠论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危:高耸的样子;谠:正直。指正直的言论。
出处宋·王安石《答孙元规大资书》:“伏惟阁下危言谠论,流风善政,简在天子之心,而讽于士大夫之口,名声之盛,位势之尊,不宜以细故苟自贬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wēi yán dǎng lùn
注音ㄨㄟ 一ㄢˊ ㄉㄤˇ ㄌㄨㄣˋ
繁体危言讜論
感情危言谠论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危言高论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朝思暮想(意思解释)
- 顺口溜(意思解释)
- 缘悭分浅(意思解释)
- 志在千里(意思解释)
- 坏法乱纪(意思解释)
- 群龙无首(意思解释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释)
- 进道若退(意思解释)
- 俭以养德(意思解释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国无宁日(意思解释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释)
- 分门别类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释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呼风唤雨(意思解释)
- 今古奇观(意思解释)
- 薪尽火灭(意思解释)
- 止戈兴仁(意思解释)
- 无所畏惧(意思解释)
※ 危言谠论的意思解释、危言谠论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|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默不做声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|
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今来古往 | 犹古往今来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气势汹汹;盛气凌人;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。咄咄:表示惊奇的声音。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;令人惊诧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 |
婆婆妈妈 | 形容人动作琐细,言语罗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聪明才智 | 聪明:耳聪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刚愎自用 | 刚:强硬。愎:固执;任性。刚愎:倔强固执;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自用:自以为是。固执任性;自以为是。 |
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
经国之才 |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
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。 |
翼翼飞鸾 | 指飞翔的样子。 |
一时无两 | 无两:没有第二个。即没有可以相比的。 |
解甲休兵 | 见“解甲休士”。 |
墨汁未干 |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。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(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)。 |
前所未闻 | 从来没有听说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