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矫的成语

有关矫的成语

有关矫的成语共收录34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矫邪归正矫邪:纠正邪恶、邪念;归正:归于正路。改正错误,走上正道。《晋书 吕光等载记论》:“向使矫邪归正,革伪为忠,……则燕秦之地可定,桓文之功可立。”
矫枉过正矫:纠正;枉:弯曲;过正:超过了限度。弯向另一方。把弯曲的东西扭直;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。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仲长统传》:“逮至清世,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。”
矫矫不群矫矫:翘然出众的样子;群:与众不同。形容高超出众,不同一般。唐 司空图《二十四诗品 飘逸》:“落落欲往,矫矫不群。”
矫情饰貌矫情:掩饰实情。掩饰实情,故作姿态。亦作“矫情饰行”。《魏书·恩涬传序》:“夫令色巧言,矫情饰貌,邀眄睐之利,射咳唾之私,此盖苟进之常也。”
矫若惊龙矫:强劲。强劲得像惊龙一样。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;或舞姿婀娜。《晋书 王羲之传》:“论者称其笔势,以为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。”
矫揉造作矫:使弯曲的变成直的;揉:使直的变成弯的。形容故意做作;表现得极不自然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1回:“黛玉拦道:‘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,矫揉造作了。”
矫言伪行指言论、行为虚伪不实。宋·秦观《论议下》:“矫言伪行之人,弊车羸马窜伏岩冗,以幸上之爵禄。”
企足矫首企足:踮起脚后跟;矫:通“翘”,举起。踮起脚跟抬起头。比喻殷切地盼望。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》:“巍然被衮,号称天子,顾乃企足矫首待晋之予夺以为轻重,何其衰也。”
矫枉过直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汉 袁康《越绝书 篇叙外传记》:“子之复仇,臣之讨贼,至诚感天,矫枉过直,乳狗哺虎,不计祸福。”
矫世励俗矫世:纠正世风。励:鼓励。改变颓废的世风,鼓励淳厚的民俗。宋·王禹偁《四皓庙碑》:“远害全身,矫世励俗。清泉洗耳,紫芝充腹。”
矫情镇物比喻故作镇静,使人无法猜度。《晋书 谢安传》:“既罢,还内,过户限,心喜甚,不觉屐齿之折。其矫情镇物如此。”
矫情饰诈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。宋 朱熹《与宰执札子》:“伏念熹昨以蒙思进职,辄具辞免,非敢矫情饰诈,罔上盗名。”
龙跃鸿矫喻高举远逝。明·王世贞《说部》:“东方朔、阮籍其善处难者乎?既弗能避,又弗欲免,曷不龙跃鸿矫哉?”
矫情饰行掩饰实情,故作姿态。同“矫情饰貌”。《隋书 炀帝纪下》:“每矫情饰行,以钓虚名,阴有夺宗之计。”
矫世变俗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。《宋史 王安石传》:“安石议论高奇,能以辨博济其说,果于自用,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。”
矫时慢物矫时,矫正时俗。慢,傲慢。指对现实不满,态度傲慢。《后汉书·弥衡传》:“少有才辩,而尚气刚傲,好矫时慢物。”
矫首昂视矫:抬举。抬头仰望。形容人很高傲的样子。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:“矫首昂视。”
矫枉过当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卷四:“石公此论,未为不是;惜乎矫枉过当,遂开后人口实。”
矫尾厉角形容逞强好胜、趾高气扬的模样。矫尾,翘尾巴。厉角,磨头角。清 钱谦益《冯巳苍诗序》:“宾筵客座,辩论锋起,援古证今,矫尾厉角,自以为冯氏一家之学,论者无以难也。”
饰情矫行谓掩饰自己的真心本意,行为矫揉造作。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间有廉洁自好之人,反为众忌,不说是饰情矫行,定指是钓誉沽名,群口挤排,每每是非颠倒,沉沦不显。”
矫情干誉故违常情,以求美誉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四:“其余凡贪官、污吏……及矫情干誉、欺世盗名种种之人,无不随业得报,一一不爽。”
造作矫揉犹言矫揉造作。郭沫若《女神·春蚕》:“蚕儿呀,你的诗可还是出于有心?无意?造作矫揉?自然流泻?”
矫若游龙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,或舞姿婀娜。同“矫若惊龙”。明 梅鼎祚《玉合记 义姤》:“看他矫若游龙,超逾集乌。……夜月红楼,树下霓裳出月。是好舞也。”
矫枉过中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唐 张说《吊陈司马书》:“矫枉过中,斯害也已。”
矫国更俗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同“矫国革俗”。《战国策 齐策六》:“矫国革俗于天下,功名可立也。”《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》作“矫国更俗”。司马贞索隐:“矫正国事,改更弊俗也。”
矫世厉俗改变颓废的世风,鼓励淳厚的民俗。同“矫世励俗”。明 唐顺之《莆田林氏先墓表》:“矫世厉俗、捐私奉公、崭崖狷洁之行,可以无谴诃憎疾于鬼神,然或不免谴诃憎疾于人。”
枉墨矫绳比喻违背准绳、准则。南朝·梁·江淹《尚书符》:“箕赋深敛,毒被南郢;枉墨矫绳,害著西荆。”
矫激奇诡矫激:矫异激切;奇诡:奇特怪异。故作矫异激切、奇特怪异宋·林希《孙少述传》:“侔志节刚果,不为矫激奇诡之行,而气貌足以动人。”
矫国革俗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《战国策 齐策六》:“矫国革俗于天下,功名可立也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矫正国事,改更弊俗也。”
矫饰伪行矫饰:做作,掩饰。善于掩饰,行为虚伪。宋·陈师道《后山诗话》:“某公用事,排斥端士,矫饰伪行。”
枉矫过激犹言矫枉过正。明·文征明《铁柯记》:“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,而耿挺特达,卓有建明。”
龙骧凤矫龙腾凤飞。喻指行动迅猛。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公龙骧凤矫咫尺八纮,括囊四海,折冲无外。”
饰词矫情饰:修饰。修饰言辞掩盖真相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3回:“都是汝等谗佞之徒,误国之辈,妒贤嫉能,闭塞贤路,饰词矫情,坏尽朝廷大事!”
矫情自饰矫情:掩饰真情。掩饰真情,自我粉饰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文帝御之以术,矫情自饰,官人左右,并为之说,故遂定为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