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解释 |
出处 |
径情直遂 | 径情:任意、随心;遂:成功地满足心愿。随着自己的意愿;顺利地达到目的;获得成功。 | 《歇冠子 著希》:“夫义,节欲而治,礼,反情而辨者也。故君子径情而行也。” |
羊肠小径 | 像羊肠子那样窄小曲折的小路。形容曲折崎岖的山路。 | 巴金《家》:“进了这门,他们即发现一条羊肠小径躺在竹林中间。” |
径情直行 | 随着意愿,顺利地得到成功。 | 《歇冠子 著希》:“夫义,节欲而治,礼,反情而辨者也。故君子径情而行也。” |
径一周三 | 径:圆的半径;周:圆的周长。即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比为1:3,比喻两者相差很远。 | 《周髀算经》上卷:“勾股圆方图。”汉 赵爽注:“圆径一而周三。” |
曲径通幽 | 弯曲的小路通到隐蔽幽深的地方。形容园林曲折幽深。 | 唐 常建《破峙禅院》: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” |
直情径行 | 径:直;行:从事。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。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。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 |
大相径庭 | 径:门外的路;庭:门院里的地;径庭:喻相差还很远。两者大不相同;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。 |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。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?” |
道而不径 | 道:走路。径:小路。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,以免遇到危险。 | 《吕氏春秋·孝行览》:“故舟而不游,道而不径,能全支体以守宗庙,可谓孝矣。” |
别开蹊径 | 另辟新路;独创一格。 | 赵诚《中国古代韵书》第六章第一节:“惟其如此,他才更能重视实际,不为传统所因囿;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,突破旧韵书的束缚,别开蹊径,编制了一部有革命意义的《中原音韵》。” |
犀舟径楫 | 犀:坚固;楫:船桨。坚固的船,坚硬的桨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虽有犀舟径楫,犹人涉卬否,有须是也。” |
行不从径 | 走路不遵循正道。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。 |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说符》:“譬之出不由门,行不从径也,以是求利,不亦难乎?” |
独辟蹊径 | 辟:开辟;蹊径:小路。独自开创一条新路。比喻独创新的方法或风格。 | 清 叶燮《原诗 外篇上》:“抹倒体裁、声调、气象、格力诸说,独辟蹊径,而栩栩然自是也。” |
行不由径 | 径:小路,引伸为邪路。从来不走邪路。比喻行动正大光明。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有澹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” |
另辟蹊径 | 另外开辟一条路。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。 | 叶圣陶《倪焕之》:“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,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。” |
终南捷径 | 指达到目的地最便捷的途径。终南:陕西终南山;捷径:近路。 | 元 卢挚《蟾宫曲 咸阳怀古》:“见终南捷径休忙,茅宇松窗。” |
径行直遂 | 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。语本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 | 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 |
鼪鼯之径 | 同“鼪鼬之迳”。 | 清·张明弼《冒姬董小宛传》:“时姬又恶嚣,非受縻于炎炙,则必逃之鼪鼯之径。” |
鼪鼬之径 | 鼪:黄鼠狼;鼬:指黄鼬之类的动物;径:小路。黄鼠狼等来往的小路。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。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夫逃虚空者,藜藿柱乎鼪鼬之径,踉位其空,闻人足音蛩然而喜矣。” |
大有径庭 | 比喻相差很远,大不相同。 |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 |
统一口径 | 比喻大家对待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。 | 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41章:“联合宣传队里头有的工人和战士似乎有话不敢说,都是统一的口径。” |
长驱径入 | 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快跑;径入:直入。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。形容进军迅猛顺利,所向无敌。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徐晃传》:“吾用兵三十余年,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,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。” |
旧家行径 | 行径:行为。比喻旧时的行为。 | 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逃禅》:“向鸡园托迹,虎口逃生,眉愁翠敛,容羞红润,怕难藏旧家行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