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字典蚤字的解释
蚤

拼音 zǎo 注音ㄗㄠˇ
部首虫部 总笔画9画 结构上下
五笔CYJU 五行 统一码86A4
笔顺フ丶丶丨フ一丨一丶
名称横撇/横钩、捺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ǎo(ㄗㄠˇ)

⒈  昆虫,赤褐色,善跳跃,寄生在人和畜的身体上,吸血液,能传染鼠疫等疾病。通称“跳蚤”、“虼蚤”。

⒉  古同“早”。

⒊  古同“爪”。

异体字

  • ?
  • ?
  • ?
  • ?

汉英互译

flea

造字法

形声:从虫、叉声

English

flea; louse


※ 蚤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蚤是什么意思由万词库-专业的汉语词典与文学资料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康熙字典

蚤【申集中】【虫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子皓切,音早。《玉篇》嚙人跳蟲也。《續博物志》土乾則生蚤。《莊子·秋水篇》鴟鵂夜撮蚤,察毫末。《曹植·令禽惡鳥論》得蚤者,莫不糜之齒牙,爲害身也。

與早通。《越語》蚤晏無失,必順天道。《孟子》蚤起,施從良人之所之。

《正韻》與爪通。《禮·曲禮》不蚤鬋。《註》蚤讀爲爪。《疏》謂除手足爪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眡其綆,欲其蚤之正也。《註》蚤當爲爪,謂幅入牙中者也。本作?。省作蚤,或作䖣、䗢。